外出培训学习是教师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的先行者,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提升。如何将培训学习的结果转化成提升教师政治与业务素质能力的效果、进而上升到理论研究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在进行探索的课题。本着“学习思考、交流分享、成长进步”的教师培训理念,10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暑期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分享交流活动, 7位老师作专题分享,副院长邱丽明主持。
杨嘉旭老师从培训总结、培训思考、实践应用三个维度分享了参加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的培训心得。她谈到,思政课上应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要深入挖掘理论主题的历史沿袭,更要在课堂中融入职业院校特色和校本特色,教师们要进一步利用好我校特色VR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杨嘉旭老师作汇报)
陈俊老师对福建师范大学实践研修之行做了细致全面的介绍,分享了李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晋江城市展馆、陈嘉庚纪念馆的所见所闻。老师们通过晋江经验馆系统学习了“晋江经验”,全面、多维地领悟了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历程和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陈俊老师作汇报)
何文波老师重点分享了福建师范大学实践研修之行的收获和感悟。他谈到三点收获,一是踏足习近平同志长期工作的地方,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源;二是为福建的山水文化而赞叹,闽山闽水物华新;三是感受到“金色思想”、“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海丝”、“古色文化”思政特色元素。他谈到四点感悟,一是教师要极力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形成丰富理论成果;二是教师要将科研与本地社会经济联系紧密;三是要打造思政品牌求突破,形成“大师资队伍+大联动格局+大宣传水平”的格局;四是思政教师和思政课的发展需要力求制度化、体系化、平台化。
(何文波老师作汇报)
黄稚雅老师以详实的图片重点介绍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的学习情况。其中,船政教育开中国新式职业教育之新河,培育出的新式人才,不仅解决了涉海事业的急需,还成为中国事业近代化的星星火种。船政教育突破沿袭千年的科举教育体制,大胆采取新法,学制、教学内容焕然一新,扭转了当时传统社会对工匠的偏见,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发展也有巨大的启发。
(黄稚雅老师作汇报)
余奕文老师汇报了参加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暑期实践研修的情况,重点分享了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经验。一是要善用“大课堂”搭建大舞台,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二是要创新思政课“大实践”模式,做到校内外资源联动;三是要重视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同中小学、兄弟高校开展广泛的合作项目。
(余奕文老师作汇报)
张轲老师汇报了宁波高职教育师资培训的学习情况。她谈到了三点心得,一是要注重引起学生注意,每次课都要告知学生教学目标。二是要尝试思政课的任务型课程设计。三是要和专业课教师多交流,探索同向同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张轲老师作汇报)
周明老师汇报了湖北省学校一线思政课教师暑期专题研修的心得体会。她带着很多思考参与培训,如高职马院教师怎样以“学”立身,以“马”树人?怎样以“研”促教,以“课”育人?怎样以“策”入深,以“品”践远?来自全国专家学者的交流讲座让她受益匪浅。她谈到,在理论讲授中,要以故事为逻辑主线,以人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思考的连续性。真正做到了学方法、解困惑,学经验、促反思。
(周明老师作汇报)
最后,院长易承宗就发言老师的精彩分享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暑期研修中的收获和提升,用“共享、交流、助益、提升”四个关键词对老师们提出期许,特别强调以培训为课题展开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研究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为长江工院办好思政课、建强建好马院贡献力量。
(易承宗院长总结点评)
今年暑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与理论学习、实践研修等线上线下培训共计47人次。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综合能力。全体教师将以此暑期研修交流为契机,勤学不辍,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自己蓄能,为学生筑梦,为学校添彩!
(审核:易承宗)